陕西省探索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的长效机制

   日期:2024-05-17     浏览:2     评论:0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全省675个监督检查组驻在重大建设项目现场,实时监督;省级有关部门新出台工程建设领域制度19项,市级部门制定规范445项;招投标实行资格后审制,建立22个全省统一规范的有形工程建设
  核心提示:全省675个监督检查组驻在重大建设项目现场,实时监督;省级有关部门新出台工程建设领域制度19项,市级部门制定规范445项;招投标实行资格后审制,建立22个全省统一规范的有形工程建设市场,统一进场、统一管理、集中交易……陕西省抓机制、管长远,探索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长效机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我亲眼看着这个大坝建成,对这里有感情呀!”
    杨宏禄带着浓重陕西口音说起脚下的防洪大坝时,仿佛是在说自己的孩子。
    整齐的路灯、摇曳的垂柳、平整的花岗岩路面沿着河道蜿蜒伸向远方……仲夏时节,绵延6.5公里的防洪大坝显得分外妖娆。
    杨宏禄是陕西省彬县纪委驻县安监局的纪检组长。作为彬县纪委派驻城区防洪工程的监督组组长,在过去5年里,杨宏禄主要的办公地点,就在工地的一座小板房里。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和不间断的“零距离”监督,这样的监督组,在彬县有27个,在整个陕西省,有675个。
    2009年以来,陕西省抓机制、管长远,探索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长效机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这项工作对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和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陕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郭永平说。
    加强制度创新,让监督更有针对性
    陕西省彬县是群山间的一座小城,泾河斜贯全境。山川带给彬县如画的风景,同时也制约着她的发展——雨季河流改道,洪涝灾害频发;山地起伏,建设用地紧缺。正因此,6年前,彬县决策者决定,由县级财政预算独立投资3亿余元,进行城区防洪工程建设。
    作为工程建设监督组组长,杨宏禄的工作就是“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支持”,监督工程建设廉洁自律执行情况及项目合同履行、较大工程量变更、较大资金拨付等情况,并查处其中的违纪违法案件。
    为了掌握工程原材料的价格,杨宏禄和工程副总指挥跑遍了西安和咸阳等地的主要建材市场。“我了解价格,承包商想在材料上做文章就难了。价格不合理变更,我就可以拒绝签字,承包商就拿不到钱。”杨宏禄告诉记者,为了尽可能节约资金,他和工程指挥部的人员想尽了办法。
    泾河旁边的山上堆积着大量废弃的煤矸石。杨宏禄他们想到,用这些煤矸石代替设计中的石子,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减少运输环节。他们没想到的是,听说有人要买煤矸石,矿主们就开始坐地起价。一文不值的煤矸石一夜之间价格涨到每吨60元。
    杨宏禄他们将十几家矿主请来现场招标。几轮竞价后,价格变成每吨13元。仅这一项,就节省建设资金300多万元。
    “我们向县里重点工程项目派出的监督检查组在投资决策、招标投标、质量监理等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监督作用。”彬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高永科说,“现在很多单位都抢着要我们派监督组。”
    彬县的经验,是陕西省2011年推出的“向重大建设项目派出监督检查组”制度投入实践的成功典范。
    随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推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些体制障碍更加凸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建设领域问题仍然不少。”陕西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龚汉江说,“解决这些问题,说到底要靠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做保障,要加强制度创新,把好的做法上升为制度。”
    沿着这一思路,陕西省制定了“向重大建设项目派出监督检查组”制度。
    由于全程参与、实时监督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征地拆迁、招标投标、设备采购、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实等重点环节,监督检查组有效加强了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今年春季开学,数千名师生搬进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
    作为当地一项重大公益性建设项目,该校区建设启动之初,渭南市纪委就派出监督检查组进驻工程现场。在项目招标代理公司公示中标候选人期间,监督检查组接到群众举报:排名第一的招标代理公司在外省曾有不良行为记录。
    监督检查组迅速赶赴省住建厅,对这家公司进行调查,最终证实了举报内容。调查结果反馈到学院后,该公司的候选人资格被取消。“是监督检查组的有效作为,帮院方防范了风险,堵塞了漏洞。”渭南市纪委、监察局执法监察室副主任徐文利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咸阳市已派出监督检查组372个,参加招投标358次,取消违规企业投标资格17次,对项目资金运行情况开展检查238次,纠正违规使用资金问题28个,涉及资金300多万元;安康市派出的监督检查组共下发监察建议书210余份、催办单300余份……
    “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一手抓旧制度的‘废、改、立’,一手抓新制度创新,加强了制度层面的建设。”陕西省监察厅副厅长、省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岳崇告诉记者。
    据统计,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级有关部门新出台制度19项,市级部门制定规范445项。
    完善“游戏规则”,建立更加有序的市场
    “只要‘游戏规则’透明规范,对所有参与者一视同仁,我们就算不中标,也不会有任何怨言。”
    周纯民是陕西奥达建筑工程公司的总经理。20多年打拼,从昔日进城务工的建筑工成长为一家注册资本超5000万元企业的领导者,他亲身经历了西安市建筑市场的巨变。
    “这么大一个市场,如果规则不完善,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其实非常大。”周纯民说。
    企业家关心的问题,政府部门也非常关注。“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漏洞是导致该领域出现腐败的重要原因。”西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春雁说,“一方面,交通、水利、建设等,不同行业交易规则不同,难以统一监管;另一方面,招标单位信息公开不够、招标代理机构靠资格预审排除潜在竞争者、诚信体系不完善等因素也制约着市场的健康发展。”
    2011年1月5日,西安市工程建设招投标统一平台的正式运行,针对的正是上述问题。
    记者在西安工程建设交易中心看到,这里有供评标专家专门使用的电梯,计算机随机抽取专家,他们通过指纹对比确认后方可进入评标室,评标室安装无线电通讯干扰系统,防止电话泄密。
    “最重要的改变是资格后审制。”周纯民告诉记者,现在,西安工程建设交易中心现场摇号确定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机构不再对参与投标企业进行资格预审,而是投标结束后再进行审查,也不许业主进入评标委员会。
    “现在我们企业不需要去找业主、招标代理机构或评标专家公关,精力只需要放在标书上。”周纯民说。
    目前,西安工程建设交易中心已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统一进场、统一管理、集中交易。
    建设有形建筑市场,是工程建设领域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按照政府建立、规范管理、公共服务、公平交易的原则,陕西省通过整合各类有形建筑和建设市场资源,建立健全了22个全省统一规范的有形工程建设市场。
    与此同时,陕西省着力强化工程建设市场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2011年6月,陕西省组织召开了全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推动建立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平台、以工程项目信息和从业人员信息为资源、全省互联互通的信息公开共享体系。
    目前,陕西省住建厅已建成建设行业企业信用档案和信息发布平台,完成了企业数据库、人员数据库、工程项目数据库和诚信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已发布企业信用信息5000余条,可实时查询8000多家建设企业和3万多名注册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陕西省发改委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企业失信投诉系统、招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共平台、招投标信用信息系统和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等。陕西省交通厅建起了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并与交通运输部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无缝衔接。
    查办案件,是遏制腐败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2008年12月,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交通局在该区大王乡刘才沟和牛寺庙等村修建通村公路。然而路修好后,村民却气愤不平、怨声载道:“这水泥路还不如以前的石子路,整个就是条扬土路!人脚一踩,路面就散了;汽车一开,扬起的土把前面的车都挡住了。”
    此事一经媒体曝光便引起了临渭区纪委乃至省交通厅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立即成立调查组。调查组现场调查后决定,责令临渭区交通局局长雷某停职检查。查阅临渭区交通局的账目时,工作人员发现了一笔数额高达110万元且来历不明的款项,账目显示,是从一个工程项目部的账上转过来的。进一步深挖,雷某非法设立的4个工程项目部浮出水面……
    经查,渭南市临渭区交通局局长雷某,利用职务之便,在项目立项、工程招标、工程款拨付审批等环节收受贿赂42.9万余元,同时,犯有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涉案金额855.11万元。2009年12月,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雷某无期徒刑。
    “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是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行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郭永平在会议上多次强调,“必须始终把查办腐败案件放在重要位置,保持高压态势。”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把查办案件放在重要位置,深挖细查工程建设领域违规问题背后隐藏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增强打击违法犯罪的威慑力。
    陕西省纪委、监察厅案件检查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有效收集案件线索、拓宽案源渠道,陕西省各级各部门共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138个,公布举报电子信箱120个,由专人值班,对收到的举报线索逐件登记、统一管理,指派专人跟踪督办,确保案件处理落到实处。
    随着渭南市临渭区交通局原局长雷某贪污受贿案、宁强县交通局原局长何某及原副局长刘某受贿案、南郑县副县长李某等人在土地交易中收受贿赂案等典型案件的查处和曝光,陕西省进一步形成了惩戒和震慑违法犯罪的氛围,让群众看到了省委、省政府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以及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和行动。
    截至目前,陕西省共受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举报线索219条,立案199件,查实19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9人,其中厅局级干部3人,县处级11人,移送司法机关48人。(记者 孙崇鸽 刘洁 叱骁峰 通讯员 弓济元)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